眾人同聲的喜泣吶喊/徐儀芬傳道師

經文:以斯拉記3:1-13

教會的讀經進度來到以斯拉記,以斯拉記作者寫作特色是儘量清楚地描述故事,讓故事本身帶出教訓。以斯拉記開場時,以色列經歷被巴比倫亡國被擄後,在波斯王古列元年,上帝感動古列王,下令讓以色列人歸回。以色列人的歸回共有三次︰第一次歸回由所羅巴伯帶領;第二次是以斯拉;第三次是尼希米。這是第一次由所羅巴伯和耶書亞還有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和利未人,以及一切受感動要回耶路撒冷建立聖殿的人,一起回去。以斯拉一開始就是在移動中,從舒適圈開始移動,走向未知,是受感動的移動與改變,很令人感動啊!

一、如同一人齊獻祭︰
1.難得的如同一人︰
這一章一開始就說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如同一人"這個詞語很不合乎邏輯經驗,因為回歸的人數有四、五萬人,怎麼可能如同一人,這四個字真是很神聖性也很魔性。因為全本聖經除了在士師記20章中出現三次如同一人,另外就是在以斯拉記第三章,和尼希米記第八章。士師記20章中三次形容以色列人如同一人同心合意的敵對神,雖然從他們的歷史中,可以看見士師記中充滿暴力、戰亂和上帝的管教,但他們仍然如同一人的剛硬堅持不改。

所有的神學家評論士師記的移動是重複的向下沉淪,這樣難得的同心合意卻呈現了人性的軟弱,也是罪的毒鉤。當我們替以色列人嘆息著急時,在以斯拉記又再次看見如同一人,這次的如同一人是同心合意的建立祭壇。尼希米記的如同一人,則是眾人領受上帝的律法。

前三次和後兩次的如同一人,有極端不一樣的目標和結果,無論做甚麼只要同心合意就能蒙福嗎?以色列人究竟經歷了什麼,以致有了不同方向的「如同一人」呢?他們經歷了上帝的手的管教與審判,直到亡國被擄。但是他們在嚴厲的審判中,體會上帝仍然有慈愛,所以他們歸回,決心要在上帝的慈愛中敬畏嚴厲的上帝,不在審判中體會慈愛。他們如同一人,要遵行上帝的律法,他們同心合意建立祭壇獻上燔祭。

燔祭是完全獻上自己,不為自己而活,完全順服,交出生命主權的祭。如今的以色列人不只個人順服,而且是群體如同一人的順服,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基督徒一生的功課。有時上帝看為好的,我們不能接受,有時我們不能明白,為甚麼我們遇到挑戰和困難。有時我們就如同以色列人,苦難使我們回轉學習敬畏順服神。

2.因懼怕而獻祭︰
3:3更指明因為他們心中有懼怕,他們害怕鄰國的攻擊侵擾,所以早晚獻祭。我們也懼怕環境的打擊與苦難,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恐懼,黃仁勳要把輝達的場址設在北士科,青年族群恐懼的焦點在於什麼行業會被AI取代,青少年思想我該選擇甚麼科系與職業。青壯年懼怕的是經濟政策的改變使房貸與生活消費的壓力變大,在50歲以上的身擔照顧家庭重擔的族群,恐懼的焦點是如何避免四處橫行的疾病,70歲的焦點甚至是如何善終。

最近遠處的戰爭以色列以聖經民數記之名,再次突襲伊朗,近處兩岸的情勢,經濟的環境和身處後疫情時代,四處莫名突發的癌症疾病,更觸發我們對疾病的害怕,使沒有病的人都快得了「恐懼疾病的創傷症候群」。這個創傷症候群就是一聽到別人生病,心裡就產生恐慌憂鬱、甚至有強迫症,不斷的洗手,不斷懷疑自己有病去看醫生、吃藥,甚至重複地吃同樣功能更多的保健食品,每個月去做健檢。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來到一個這樣的特殊的時代,我們也正走向充滿各種可能、聲音和變化的時代,基督徒能用什麼來面對?基督徒擁有獨特的權柄,可以靠主敬虔得到主的保守,基督徒絕對沒有苦難的豁免權,但是我們可以學習以斯拉記第三章的以色列人,他們從經歷上學乖,深深知道不在每日禱告上獻上悔改的祭、感恩的祭、全人獻上的交託,那種所失落平安、一無所恃的感覺是如何。
以色列人如同一人的獻祭,並不一定就是無敵、一無所懼,而是帶著謙卑敬畏的心與主連結,如此遇見苦難使我們更加倚靠神。讓我們用遵行上帝的話語,盡心愛神,愛人如己,己所欲施於人,順服主來經歷在有主同在的幸福。如此使我們心中的未知的未來,充滿有神同在的已知與平安。

二、攜老扶幼建聖殿︰
到了回歸後的第二年,百姓到了耶路撒冷聖殿的地方,祭司和利未人,還有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開始預備動工建造聖殿的根基,他們特別委派一群20歲以上的人參與建造聖殿,而聖經也說這一群人是誰誰誰的子孫。在重新教會中,有兩代、三代同堂的,也有許多是第一代基督徒,這是珍貴的福音果子,因為重新教會是傳福音的教會。

無論第幾代都如同一人我們看見,當他們要建造聖殿,有新的一代起來,這新的一代一起了解聖殿的藍圖,開始留意聖殿建造的時程、工序,了解上一代建造聖殿的實際做法,這是傳承。我們要讓教會中的青年在鼓勵和溫暖的陪伴中成長,不要讓孩子們流浪在世界中,求溫暖和肯定,讓他們更願意靠近教會,也是靠近主。每週六不要用碎念來教導,注重親子的關係,鼓勵我們的孩子來到教會鼓勵。

青年一開始在旁邊學習,看前輩匠人怎麼做,看你的手法,看你的精神與細節,在教會服事神,不只注重恩賜更要注重品格與靈命。我們教會的青少年牧區以上帝的話語和愛來培養建造青少年,他們每主日早上放棄睡眠與玩樂和讀書的時間來參加小組、學習帶敬拜和分享和服事,我們教導聖經,也用基督徒的家庭觀、金錢觀、工作觀、聖經中對情緒的教導和旅遊中的學習等各個層面,以聖經的價值觀來建造他們。今天也有兩位青少年林宸鈞弟兄與吳仲晴姊妹來做見證。(見證文刊登於教會網站《信徒見證篇》)

聖經的價值觀是與世界不同的我們的言行舉止也要活出與教導相襯的生命,因為他們眼睛很亮,知道我們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那他們學到的就會如出一轍。這是我們該戒慎恐懼的責任,當以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戰兢而快樂,在上帝的慈愛中敬畏嚴厲的上帝。

三、聲名遠傳主興旺︰
當聖殿的根基立好時,新的一代大聲歡呼,因為地基是建築物最重要的一環,當地基建立穩固,他們心中充滿感恩、雀躍、歡喜,但鏡頭一轉,是一群年長者大聲地哭嚎,使得百姓不能分辨到底是歡慶還是哭嚎。這些見過舊殿的老人的哭嚎,很可能是百感交集的哭泣,一方面是想起過去聖殿的宏偉,且想起過去被擄這70年,各種痛苦的歲月,記憶像跑馬燈一樣,歷歷在目;另一方面感慨終於又回到耶路撒冷了,又重新立聖殿的根基了,從青絲到白髮,歲月呀,歲月,他們的哭泣也帶著盼望的喜樂,是與下一代如同一人的建造聖殿,這使他們喜極而泣放聲大哭。聲音大到傳到遠方,使遠方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人回來囉! 在廢墟上重建聖殿了,這是莫大的神蹟與榮耀。

重新教會的建堂曾經歷十分重大的挑戰,但因著弟兄姊妹的鍥而不捨,而經歷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的神蹟。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不要事先害怕或感受到壓力,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上帝只要我們敬畏神獻上甘心祭,同心合意的敬拜與服事,上帝的手會帶領我們在祂的時間,完成祂的工作,主不是只要建造有形的教堂,更要建造以上帝的話語為根基的教會,使我們在建殿與建人兩件事上,跨越一切的恐懼與撒但的攻擊中,經歷老老少少的合一,讓重新教會成為高舉主名,聲名遠播的教會,成為是經歷聖靈的平安、喜樂與榮耀的教會。願我們如同3:11的記載︰「我們彼此唱和,讚美稱謝耶和華說:『他本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9 |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