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愁你憂愁,歡喜你歡喜/徐儀芬傳道師
作者: writer 日期: 2025-06-29
經文:尼希米8:1-3、5-12
一、真理與聖靈中的分辨:
以色列人被擄去巴比倫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南部之後,所羅巴伯帶領以色列人第一次歸回約4.5萬人,在以斯拉記第三章的如同一人建立祭壇,同心建殿,聖殿重建完成後,以斯拉記第七章以斯拉帶領以色列人第二批人歸回,今天的經文是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第三批人歸回。尼希米是當時波斯王的酒政,他得知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敵人毀損城門被燒,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一手拿兵器,一手修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是防禦也是修建,修建好了城牆就是最好的防禦。
耶路撒冷的城牆對現代的基督徒而言是什麼呢?是人心中的價值系統。當神的兒女價值系統離開上帝的價值觀,就是城牆被破壞。修建城牆是在建立防禦系統,安上城門是代表要儆醒分辨,要用什麼為準則來分辨進城的人呢?是以上帝的話語做標準。上帝的兒女每一個人就是聖靈的殿,不是充滿上帝的話語,就會被世界和撒旦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所充滿。
錯誤的價值觀會使我們離開神越來越遠,或許有一天即使仍在教會,但我們已完全離開神,混亂的價值觀使人失去平安,不能貫徹的價值觀,可能破壞了你原來的建造,破壞家庭,或者成為家庭、教會的破口。修建城牆就是警醒修補建立上帝價值觀。
二、憂愁主憂愁:
從第一章到第六章修建城牆過程似乎充滿危險艱難,經歷敵人計謀破壞城牆,和民眾的埋怨,甚至用計謀想捉拿尼希米,洋洋灑灑寫了六章,看起來日子很長,就如同我們在苦難中、在醫院裡、在痛苦中覺得日子難熬,但是修建城牆52天就完成,因為有根基,因為警醒與願意。
城牆修補完成,做甚麼?我們曾經提到這個很魔性的「如同一人」用在士師記是同心悖逆上帝,這個很神聖性的「如同一人」在以斯拉記同心建造祭壇與聖殿。這次神聖性的「如同一人」出現在尼希米記第八章,描述以色列人約有6、7萬人,「如同一人」的站在水門前的廣場,請經學士以斯拉將摩西的律法書帶來,教導一切男女老少,以斯拉站在木台上宣讀,清清楚楚原原本本的宣讀上帝的話語,然後分組,有一群同工帶領他們講明聖經的意義,使百姓明白上帝的話,這是小組最重要的根基,帶領人明白上帝的話語,帶領人來到神面前。
這時百姓們因明白上帝的話語而悲哀哭泣,這是街頭靈恩降臨的現場,沒有聖靈的工作,人不會因為聽上帝的話語而哭泣,人不會因自己的罪而悲哀,不會因為被上帝的話語刺中而扎心,這是聖靈的工作。這是舊約幾千年前的街頭復興特會,這裡沒有聽見方言、特異現象和神蹟,但聖靈最大的工作,就是讓人的心被上帝的話語摸著而柔軟,聖靈讓人丟掉面子和驕傲,願意認罪悔改,能夠哭得出來。聖靈的工作是伴隨著上帝話語,復興必定要從上帝的話語被正確的宣讀解釋,上帝的話語,被人側耳傾聽,才能有復興。傳道人和教會每一個人有責任原原本本的傳講上帝的話語,而非歪曲謬解上帝的話語,如此才會帶來教會真正的悔改與復興。
百姓們大家都忍不住哭成一片,尼希米和以斯拉還有眾祭司一起勸慰百姓許多男生一看到人哭泣就慌張,有的就逃避走開或面無表情滑手機,掩飾自己的不知所措。在兩性之間,這樣就產生誤會與衝突,會被解釋為你不關心!!鼓勵35歲以上的夫妻或男性積極去學習婚姻中的溝通與同理心,現在的學習機會透過網路是唾手可得的,甚至 AI都能有效的同理與對話,這也是學習的管道之一,學習接住對方的情緒,增加自己與家庭的幸福。
這群人是因為明白了聖經的教導而哭泣,是在主裡的憂傷。在聖經中總結「世人的憂愁」,有一種是因為失去或比較下的失敗所產生的憂愁。失去親人、財產、分數、健康或者失去關係:愛情、婚姻、人脈、機會,或者比較下的不滿足,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強調比較下輸的結果,但這句話其實很不健康,改成不用比較就沒有傷害才是正確與健康的。
另一種是未雨綢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愁,傳道書1: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這些怕失去怕輸、怕未能掌握未來,是人的憂愁,但結果是什麼?林後7:10 -11:「因為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你看,你們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譯:自責)。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可參考新譯本的翻譯,對這段經文更清楚的了解。」
主的憂傷是會產生真實的懊悔,是有積極熱誠要改變行為與態度,是會在意錯的事所以思辨申訴,以至於惱怒自己,並因敬畏神而戰兢,且產生公義聖潔的思想與行動帶來更新。主的憂傷是為人靈魂的沉淪、犯罪憂傷,為尚未得救的家人、為迷途的羔羊憂傷。甚麼是世俗的憂愁?
1.以自我為中心的失敗、和形象的損失:在意別人眼中的我,不在意上帝眼中的我或是在意面子,就產生憂愁。a.縱慾、掌控慾與比較心的不順心。 b.律法主義、苦修延伸的憂愁 。
2.短暫的情緒反應,沒有生命的更新與自由。存在於比較與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所以容易被其他的東西掩蓋,酒、狂歡、購物或者廉價的安慰。
3.惡性循環導致逃避與絕望。
甚麼又是屬神的憂愁?
1.出於敬畏與愛,以上帝的話語為生活準則。
2.帶來悔改與更新,是會有情緒的憂傷且帶來不再犯的警醒與行動。真實的悔改與憂愁是有界限的,不會落入無盡的自我控告,會有救贖的平安和得勝的確據。
3.恆久的產生自由與盼望。
三、歡喜主歡喜:
當我們憂愁主的憂愁,就能享受歡喜主的歡喜。主的歡喜是願意人接受救恩,主的歡喜是看見人活出上帝的話語,主的歡喜是看見人的生命、教會群體被改變結出聖靈的果子,主的歡喜是看見聖徒被建立,各按其職合一榮耀神。主的歡喜是願意人來敬拜而從中,得著醫治、喜樂與力量的。主的歡喜是看見人享受在主裡的幸福。
這些是我們知道的,了然於心的,但我們願意憂愁主憂愁,歡喜主歡喜嗎?
如果不願意,上帝為甚麼要聽我們的禱告?
尼希米、以斯拉和眾利未人勸百姓們,今天是主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去吃好喝好的吧,好好享受主裡的勞碌所得的美食,能喜樂的吃喝就是一種祝福和恩典了,不濫用就是歡喜主歡喜,並且帶著愛彼此分享與服事,這更是主喜悅的。有時愁苦的人不是需要被安慰,是需要去服事關心別人。當我們放下我們的憂愁,歡喜主的歡喜,就經歷更深沉的喜樂與平安,有時服事主是轉換我們的心情的焦點。有時服事可以成為我們的逃城,但仍要去面對難處,不能逃避責任。
我們的主是喜樂的上帝,是使人自由且喜樂的主,使人因滿足而喜樂。倚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求主幫助我們憂愁主憂愁,歡喜主歡喜,以基督的心為心,得著主裡真實的喜樂與出人意外的平安。
有一首流行歌曲,我發現這歌詞的段落很符合我們對神的歌頌,我節錄他的歌詞,當作一首詩來讀,希望以上帝的愛正確的滿足每一個人心中對愛的渴望。
是林志炫的~~沒離開過
我眺望遠方的山峰 卻錯過轉彎的路口
驀然回首 才發現你在等我 沒離開過
我尋找大海的盡頭 卻忽略蜿蜒的河流
當我逆水行舟 你在我左右
推著我走~
喜怒哀樂 捆綁我的 都不再算什麼
主阿 讓我的世界 以你為軸 快樂妳快樂
憂愁妳憂愁 快樂妳快樂 憂愁妳憂愁
一、真理與聖靈中的分辨:
以色列人被擄去巴比倫也就是現在的伊拉克南部之後,所羅巴伯帶領以色列人第一次歸回約4.5萬人,在以斯拉記第三章的如同一人建立祭壇,同心建殿,聖殿重建完成後,以斯拉記第七章以斯拉帶領以色列人第二批人歸回,今天的經文是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第三批人歸回。尼希米是當時波斯王的酒政,他得知耶路撒冷的城牆被敵人毀損城門被燒,尼希米帶領以色列人一手拿兵器,一手修建耶路撒冷的城牆,是防禦也是修建,修建好了城牆就是最好的防禦。
耶路撒冷的城牆對現代的基督徒而言是什麼呢?是人心中的價值系統。當神的兒女價值系統離開上帝的價值觀,就是城牆被破壞。修建城牆是在建立防禦系統,安上城門是代表要儆醒分辨,要用什麼為準則來分辨進城的人呢?是以上帝的話語做標準。上帝的兒女每一個人就是聖靈的殿,不是充滿上帝的話語,就會被世界和撒旦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所充滿。
錯誤的價值觀會使我們離開神越來越遠,或許有一天即使仍在教會,但我們已完全離開神,混亂的價值觀使人失去平安,不能貫徹的價值觀,可能破壞了你原來的建造,破壞家庭,或者成為家庭、教會的破口。修建城牆就是警醒修補建立上帝價值觀。
二、憂愁主憂愁:
從第一章到第六章修建城牆過程似乎充滿危險艱難,經歷敵人計謀破壞城牆,和民眾的埋怨,甚至用計謀想捉拿尼希米,洋洋灑灑寫了六章,看起來日子很長,就如同我們在苦難中、在醫院裡、在痛苦中覺得日子難熬,但是修建城牆52天就完成,因為有根基,因為警醒與願意。
城牆修補完成,做甚麼?我們曾經提到這個很魔性的「如同一人」用在士師記是同心悖逆上帝,這個很神聖性的「如同一人」在以斯拉記同心建造祭壇與聖殿。這次神聖性的「如同一人」出現在尼希米記第八章,描述以色列人約有6、7萬人,「如同一人」的站在水門前的廣場,請經學士以斯拉將摩西的律法書帶來,教導一切男女老少,以斯拉站在木台上宣讀,清清楚楚原原本本的宣讀上帝的話語,然後分組,有一群同工帶領他們講明聖經的意義,使百姓明白上帝的話,這是小組最重要的根基,帶領人明白上帝的話語,帶領人來到神面前。
這時百姓們因明白上帝的話語而悲哀哭泣,這是街頭靈恩降臨的現場,沒有聖靈的工作,人不會因為聽上帝的話語而哭泣,人不會因自己的罪而悲哀,不會因為被上帝的話語刺中而扎心,這是聖靈的工作。這是舊約幾千年前的街頭復興特會,這裡沒有聽見方言、特異現象和神蹟,但聖靈最大的工作,就是讓人的心被上帝的話語摸著而柔軟,聖靈讓人丟掉面子和驕傲,願意認罪悔改,能夠哭得出來。聖靈的工作是伴隨著上帝話語,復興必定要從上帝的話語被正確的宣讀解釋,上帝的話語,被人側耳傾聽,才能有復興。傳道人和教會每一個人有責任原原本本的傳講上帝的話語,而非歪曲謬解上帝的話語,如此才會帶來教會真正的悔改與復興。
百姓們大家都忍不住哭成一片,尼希米和以斯拉還有眾祭司一起勸慰百姓許多男生一看到人哭泣就慌張,有的就逃避走開或面無表情滑手機,掩飾自己的不知所措。在兩性之間,這樣就產生誤會與衝突,會被解釋為你不關心!!鼓勵35歲以上的夫妻或男性積極去學習婚姻中的溝通與同理心,現在的學習機會透過網路是唾手可得的,甚至 AI都能有效的同理與對話,這也是學習的管道之一,學習接住對方的情緒,增加自己與家庭的幸福。
這群人是因為明白了聖經的教導而哭泣,是在主裡的憂傷。在聖經中總結「世人的憂愁」,有一種是因為失去或比較下的失敗所產生的憂愁。失去親人、財產、分數、健康或者失去關係:愛情、婚姻、人脈、機會,或者比較下的不滿足,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強調比較下輸的結果,但這句話其實很不健康,改成不用比較就沒有傷害才是正確與健康的。
另一種是未雨綢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憂愁,傳道書1:18:「因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煩;加增知識的,就加增憂傷。」這些怕失去怕輸、怕未能掌握未來,是人的憂愁,但結果是什麼?林後7:10 -11:「因為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你看,你們依著 神的意思憂愁,從此就生出何等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或譯:自責)。在這一切事上,你們都表明自己是潔淨的。可參考新譯本的翻譯,對這段經文更清楚的了解。」
主的憂傷是會產生真實的懊悔,是有積極熱誠要改變行為與態度,是會在意錯的事所以思辨申訴,以至於惱怒自己,並因敬畏神而戰兢,且產生公義聖潔的思想與行動帶來更新。主的憂傷是為人靈魂的沉淪、犯罪憂傷,為尚未得救的家人、為迷途的羔羊憂傷。甚麼是世俗的憂愁?
1.以自我為中心的失敗、和形象的損失:在意別人眼中的我,不在意上帝眼中的我或是在意面子,就產生憂愁。a.縱慾、掌控慾與比較心的不順心。 b.律法主義、苦修延伸的憂愁 。
2.短暫的情緒反應,沒有生命的更新與自由。存在於比較與似是而非的價值觀,所以容易被其他的東西掩蓋,酒、狂歡、購物或者廉價的安慰。
3.惡性循環導致逃避與絕望。
甚麼又是屬神的憂愁?
1.出於敬畏與愛,以上帝的話語為生活準則。
2.帶來悔改與更新,是會有情緒的憂傷且帶來不再犯的警醒與行動。真實的悔改與憂愁是有界限的,不會落入無盡的自我控告,會有救贖的平安和得勝的確據。
3.恆久的產生自由與盼望。
三、歡喜主歡喜:
當我們憂愁主的憂愁,就能享受歡喜主的歡喜。主的歡喜是願意人接受救恩,主的歡喜是看見人活出上帝的話語,主的歡喜是看見人的生命、教會群體被改變結出聖靈的果子,主的歡喜是看見聖徒被建立,各按其職合一榮耀神。主的歡喜是願意人來敬拜而從中,得著醫治、喜樂與力量的。主的歡喜是看見人享受在主裡的幸福。
這些是我們知道的,了然於心的,但我們願意憂愁主憂愁,歡喜主歡喜嗎?
如果不願意,上帝為甚麼要聽我們的禱告?
尼希米、以斯拉和眾利未人勸百姓們,今天是主的聖日,不要悲哀哭泣,去吃好喝好的吧,好好享受主裡的勞碌所得的美食,能喜樂的吃喝就是一種祝福和恩典了,不濫用就是歡喜主歡喜,並且帶著愛彼此分享與服事,這更是主喜悅的。有時愁苦的人不是需要被安慰,是需要去服事關心別人。當我們放下我們的憂愁,歡喜主的歡喜,就經歷更深沉的喜樂與平安,有時服事主是轉換我們的心情的焦點。有時服事可以成為我們的逃城,但仍要去面對難處,不能逃避責任。
我們的主是喜樂的上帝,是使人自由且喜樂的主,使人因滿足而喜樂。倚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我們的力量,求主幫助我們憂愁主憂愁,歡喜主歡喜,以基督的心為心,得著主裡真實的喜樂與出人意外的平安。
有一首流行歌曲,我發現這歌詞的段落很符合我們對神的歌頌,我節錄他的歌詞,當作一首詩來讀,希望以上帝的愛正確的滿足每一個人心中對愛的渴望。
是林志炫的~~沒離開過
我眺望遠方的山峰 卻錯過轉彎的路口
驀然回首 才發現你在等我 沒離開過
我尋找大海的盡頭 卻忽略蜿蜒的河流
當我逆水行舟 你在我左右
推著我走~
喜怒哀樂 捆綁我的 都不再算什麼
主阿 讓我的世界 以你為軸 快樂妳快樂
憂愁妳憂愁 快樂妳快樂 憂愁妳憂愁
我眺望遠方的山峰 卻錯過轉彎的路口
驀然回首 才發現你在等我 沒離開過
我尋找大海~的盡頭 卻忽略蜿蜒的河流
當我逆水行舟 你 在 我 左 右
陪著我走
此時此地,讓我們一起抬起頭 迎接愛 降落
陽光證明這並不是一場夢
就是現在 閉上眼用心去感受
有一個聲音
主說我在 從沒離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