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基石/杜崇信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16:13-19

在最近這兩三年,我曾連續每年都看到同一個新聞,就是有關北部某一間宮廟神明出巡的報導。這間香火鼎盛的宮廟建造於主後1856年,至今已經有約一百七十年的歷史,是國家第三級的古蹟。但是,這間宮廟出現在新聞上的原因,是近兩年每當他們的王爺要出巡時,附近的警察局居然派人去到此間宮廟宣讀某幫派的幫規。因此,我就很好奇,為何維護治安的警察,會在宮廟陣頭前來宣讀「XX會」的會規呢?

當我上網路一查,雖然搜尋不到與該幫會會規相關的資訊。但是,卻看到一大堆與該幫會有關經營賭場、暴力討債、酒店圍事等等的新聞。甚至,查到一則地方幫派的角頭老大,因為被該幫會追殺,居然躲避進警察局去請求警察保護。一間在台灣很有歷史、甚至是受國家撥錢幫助維護整修的三級古蹟宮廟,卻被幫派所控制。甚至在宮廟所信奉的王爺出巡時,成為警察眼中需要高度警戒、是執行轄區治安的重點、必須要防止它的陣頭隨時有可能出現與附近宮廟的陣頭鬥毆的維安情事...。這樣的形象與行為,似乎跟一間應該是地方鄉親求平安、保佑風調雨順、勸人為善的宗教信仰的所在,有點搭不上關係。

然而,今天我們的重點不是在論斷他宗教的如何。而是要引以為鑒地回頭來看教會的存在,是否活出一個屬於上帝教會的榮耀、是基督肢體的彼此互助與關懷之所。若是一間教會存在這個世界的使命,或是一間教會之於社會的責任,甚至教會給社會的名聲及印象,會因著在教會聚會的會眾而有所改變時,這樣就可惜了。然而,現實的狀況卻真的是如此,因著我們平時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到教會的名聲。

當我們來審視一下今日教會存在的意義時,一定也需思考的事便是我們的信仰根基是建立在上帝的話語?是建立在耶穌基督的身上?還是建立在人的話語、人的身上?雖然我們理智上知道一間教會的存在,不應該是因為什麼人在做牧師或長執,不應該是什麼人在做團契會長、聖歌隊隊長、主日學校長,而因他們的言行來決定並影響到教會的名聲以及教會的使命。但是,我們有時難免或落入一個很實際的情境,就是有人本就會因為在這裡聚會的什麼人很好,我們是因為人的好而來教會。有時我們也會因為什麼人的不好,或因為什麼事的不好,就不來教會。

沒錯,我們來教會聚會,很重要的一部份是我們與人和好的關係。有很好的教會家人們彼此陪伴、一起成長,很重要。然而,不要忘記,我們來教會聚會、我們來教會服事與 敬拜,最終極的原因是要建立我們與神和好的關係。所以,來到教會的重點是在建立我們與父上帝的關係,並延伸出教會團契的生活,並在生活中實踐出基督信仰。

我們先來看一句英文:「Peter the rock!」這句話可以有幾種不同的翻譯意思,如:彼得就是磐石、搖滾彼得等等。在今天我們所讀到的經文,記錄到有一次主耶穌帶著祂的門徒,去到一個叫做「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地方。該撒利亞腓立比是在黑門山南邊的山腳下,是約旦河的主要源頭的發源地。這個地區景色變化豐富,擁有山湧泉與黑門山上的冬天雪水匯流成為約旦河的上游。

雖然該撒利亞腓立比有著美麗的風景,區域內有瀑布、有森林。但是,從猶太人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汙穢之所。因為,迦南地的居民以及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的人,相信這是一個屬於眾神明的地方,是陰間的入口處。所以,人們在此地建造了一間希臘神明「潘(Pan)」的大神廟。神明潘的長相是一個由人身、山羊腳所組合的神明,主要是掌管牲畜、掌管這些牧養牲畜的人,以及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神明。甚至佇希臘文的Pan還有「所有」的意思。也就是說,潘(Pan)是掌管萬物的神明,用這個神明來鎮住陰間的入口。

除了有潘(Pan)的大神廟以外,這裡還有很多神明偶像是運用岩壁上許多的小小岩洞的地形,放上人所雕刻的偶像來膜拜。這種情形很像台灣的鄉野田邊或是道路邊,很常看到的一些小小的土地公廟、東西南北營將軍廟一樣。而讓「該撒利亞腓立比」臭名遠播的原因,主要還是傳說中,這裡是陰間地府的入口,是進入地獄的門。所以,主耶穌帶學生來到這個讓當時的人認為是陰間入口的所在地,向祂的學生宣講說: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權柄(權柄:原文是門),不能勝過祂。

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祂。也就是說,主耶穌帶這些學生來到此地,是有主耶穌祂的目的性的。當主耶穌帶這些門徒們來到這裡,然後問門徒自己是誰時,因著彼得的回答,主耶穌對彼得說:我要將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是什麼意思?若簡單地從中文合和本或是新國際英文版來看這段經文,簡單來說,就是彼得是主耶穌所交代的石磐,教會要建造在彼得他這個人的身上。事實上,我們確實有看到,主耶穌不但講說教會要建造在彼得的身上,而且,主耶穌也說要把天國的鑰匙 在彼得的手上時,彼得大受激勵,在門徒中領袖的角色也漸漸顯現出來。

然而,當我們仔細來看聖經的記載,主耶穌不只是說要透過彼得來建立教會,更是基於彼得之前對有關耶穌身份這個問題的回答~「耶穌是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兒子」這個宣告。也就是說,教會要建立在彼得剛剛的信仰告白:「耶穌是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兒子」上面。

聖經記載過很多經歷過神蹟奇事的人,後來他們都用他們的一生來回應上帝的呼召。特別的恩典帶來特別的責任,特別的恩賜帶來特別的使命。所以,彼得以及其他主耶穌的門徒,也都用他們的一生、他們的生命,來回應主耶穌,讓基督的福音廣傳、天國的法則 被宣揚。

有神學家發現一件事,當主耶穌稱呼彼得為石磐時,而教會要建立在這石盤上。這句話若是從希臘原文來看,耶穌似乎講了一個雙關語。因為「彼得petros」與「磐石petra」這兩個不同的字在希臘文上是同一個字根,意思本是相同。但是,主耶穌當時使用的是亞蘭文,亞蘭文的「磐石」與「彼得」是同一個字~磯法。而彼得這個名字在亞蘭文「磯法」就是磐石的意思。因此,當這個字從亞蘭文翻譯作希臘文時,若翻譯成「磐石」,這個字就是單數陰性的詞性。若這個字翻譯作人名「彼得」時,因為是男性的名子,所以詞性是用單數陽性來表現。亦即「彼得」、「磐石」在亞蘭文的語境下的「磯法」,原始意義是一致的。所以,雙關語的出現,使原句除了可以翻譯成「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也可直譯為「我要建造我的教會在這彼得身上」。

但以理書7:13-14 中所描繪的人子,是一位屬天的人物,在末世時上帝要託付祂權柄、榮耀和統治權。所以,當主耶穌自稱自己是「人子」時,我們可以想像一下耶穌以人子稱呼自己的特殊意義。特別是,主耶穌稱祂自己就是建造一間房子的「房角石、基石」時,我們就知道,教會是要建立在彼得告白的真理「主耶穌是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兒子」的信仰告別上。

所以,主耶穌直接在該撒利亞腓立比這個地方,用門徒眼前所看得到的東西,這個一般人相信是通往陰間的門、通往死亡入口之處。讓門徒看到,縱然在這裡偶像神明千千,但是這些偶像神明依然無法化解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主耶穌在這個人們感到滿是神明偶像的地方,卻也是一個越拜越是擔心害怕之處,宣講祂是贏過死亡權柄、是得勝的主,讓門徒瞭解祂是基督,是永活的君王。

「你們來到主面前,也就像活石,被建造成為靈宮,作聖潔的祭司。」(彼前二:5a)是的,我們要親近主耶穌,像有用的活石,被用來建造成為聖靈的殿。我們原本像彼得一樣是屬世的石頭,卻因為主耶穌救贖的恩典,我們得以來到主面前被建造、成為活石,成為教會的基石。當我們可以活出一個活潑、有活力的生命,眾人會因為如此,看見上帝的榮耀。當我們活出一個願意彼此關懷、互相祝福的生活,眾人要因為我們,看見上帝的榮美。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8 |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