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領受信實的母親/林文良牧師

經文:馬可福音7:24-30

祝福在座媽媽們母親節快樂!願媽媽們領受從主所賜真實的平安及親情的溫暖!感謝媽媽們因著你們是上帝在兒女身上眷顧及養育的代理人,分擔了上帝的角色及職務。昨日在大稻埕教會舉行初階長執在職訓練會中,講師謝大衛牧師祝福在座母親母親快樂,但有點快樂不起來是因為母親也當擔負祭司的職責。母親擔負祭司帶領兒女在世上所付出的一切是最受世人肯定的,以及最受上帝報賞!

[閱讀全文]

人生的滑板與蹺蹺板/徐儀芬老師

經文:詩篇90:1-17

弟兄姊妹孩童時代一定玩過蹺蹺板吧?但我問問有誰玩過滑板?在玩滑板時,上坡要拿著滑板往上爬,下坡要利用重力加速度向下滑,在享受迎風的速度感的同時,要隨時保持重心的平衡。你可能會猜這經驗和今天要談的詩篇90篇有甚麼關係?首先猜想的關聯是"速度感",經文說千年如已過的昨日、世人消逝如被洪水沖去。我們常說一眨眼,童顏就成白髮。紀大的人因體力與年紀產生無力感,而這世代的有一些年輕人卻乾脆躺平,因為他們看透人生不過如此,玩不過財團、房價股票的操作、政治政策操弄、資方剝削,不想爆肝洗腎,乾脆躺平。

[閱讀全文]

成為名符其實的教會/林文良牧師

經文:啟示錄3:1-6
感謝宇宙主宰奇妙真神上帝,祂的榮耀彰顯在教會中,祂的榮耀更彰顯在耶穌基督裡。感謝上帝將祂的聖靈賞賜給教會,並將聖靈的感動賞賜給眾信徒,使教會回應聖靈去看見教會在這世代當中不斷復興。4/16上半年度福音主日→成為作見證的教會; 4/23設教66週年感恩禮拜→成為傳福音的教會。

[閱讀全文]

耶穌的釘痕-得勝的記號/林文良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24:36-43

復活節乃慶祝耶穌在世的生命經歷了受苦、受死,以致復活及升天的過程。復活節提醒我們,即使是死的生命在基督裡要再次活起來,枯竭的生命在基督裡也會活起來。透過復活節讚美禮拜,會眾的心隨著敬拜詩班的讚美聲尊榮復活的主,教會也準備復活彩蛋分享在社區鄰舍當中。

[閱讀全文]

生命的翻轉/林文良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15:11-24

過來這一週即將進入受難週神聖的一週,恰逢台灣的清明時節。受難週由棕樹主日(受難主日)開始,主耶穌在這一週當中顯明神的愛,直到祂親身為世人的罪受釘、受死在十字架上達到最高峰。受難週注重信徒個人敬虔的靈修守節,有些禮儀式的教會每一天在教會舉行思念主的禮拜。本週五晚上我們西三區眾教會信徒在厚德教會舉行受難日聯合聖餐禮拜,信徒同時可透過視訊方式參與。
當日耶穌從橄欖山下來,猶太人簇擁歡迎祂榮耀進入耶路撒冷舊城。耶穌騎在驢駒上進城時,眾人手拿從橄欖山坡上折下的棕樹枝歡呼祂說︰「和散那!和散那!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當時人們夾道歡呼君王來臨時,「和散那」的意思是萬歲,群眾大聲歡呼「以色列的君王萬歲,萬萬歲! 


[閱讀全文]

為主得客家/賴德卿牧師

經文:羅馬書1:14-15
一個族群,歷經戰爭、風土生存與其它族群爭戰,離開家鄉,不斷遷移,找尋適合居住的地方,「客」成為他們的象徵,名字。在耶穌基督裏,不論在那裏,我們已經找到了屬靈的家。不再流浪,找到上帝的家,也是自己的家。

[閱讀全文]

你在這裡做甚麼?/劉世光牧師

經文:列王紀上19:1-14

在這段經文情境下,「你在這裡做什麼?」這個問題出現在兩處。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是上帝對先知以利亞所發出的問題;當時亞哈王的王后耶洗別誓言要殺他,他就逃亡到何烈山一個洞穴裡躲藏,但上帝卻以一個簡單的問句:「你,在這裡做什麼?」,來回應他現在所面對的處境。

[閱讀全文]

屬神的人/林文良牧師

經文:哥林多前書6:18-20

全年度教會曆的大齋節期的起源與遵守,可說是與教會史一樣長久。初期教會常在復活節前舉行洗禮,好讓初信者在復活主日領受第一次聖餐。同時,一個人在他受洗前完成基要真理班之後,初信者就有充實的心靈預備去經歷與主同死、同葬、同復活的信仰真理。後來的教會同樣以這段特別安排的日子去預備全體信徒迎接復活節,當然是很有啟發性的靈命更新時機。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