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使這殿充滿……/林文良牧師

經文:哈該書2:1-9/以弗所書5:27

,有關用生命建造聖殿及建造教會的信息。是的,就是建造教會與建造聖殿,如同當日猶太子民從被擄之地回到故土重建聖殿的心志一樣,雖是波斯王准予的,卻是耶和華命令的。

[閱讀全文]

上帝所愛的禁食/曾正智牧師

經文:以賽亞書58:3-12

非常感謝主讓我有機會再次與大家一起敬拜上帝!也謝謝牧師的推薦和小會的接納,讓我能代表「台灣國際飢餓對策協會」來報告請安,邀請大家為飢餓對策代禱、奉獻。

[閱讀全文]

永遠的基石/杜崇信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16:13-19

在最近這兩三年,我曾連續每年都看到同一個新聞,就是有關北部某一間宮廟神明出巡的報導。這間香火鼎盛的宮廟建造於主後1856年,至今已經有約一百七十年的歷史,是國家第三級的古蹟。但是,這間宮廟出現在新聞上的原因,是近兩年每當他們的王爺要出巡時,附近的警察局居然派人去到此間宮廟宣讀某幫派的幫規。因此,我就很好奇,為何維護治安的警察,會在宮廟陣頭前來宣讀「XX會」的會規呢?

[閱讀全文]

經文:哈該書1:3-13

讀了哈該書一章,對照瑪拉基書三:6-12,經文內容類似,感同身受。耶和華的聖殿荒涼的結果,以及不實踐什一奉獻的結果,都是人自己生命的問題,是人自作自受的後果。因此,當我們讀了該一與瑪三:6-12,感受到神很在意人的生命問題。

[閱讀全文]

要等到何時呢?/徐儀芬傳道師

經文:詩篇13:1-6

等待是生活中熟悉的事,也是人生的功課。人總是在等待,你等我,我等你,等你先告白,等他先道歉,等待工作中的每一個步驟或指示,這是短暫的等待。有些是漫長的等待,等待一件事完成,例如等我考上大學出社會、等孩子長大、貸款繳完。有的是等待一個工作機會,等待一個對的人,或者是等待轉變,等成為有錢人,等待財富自由、成為時間的富翁,等待自己或家人的身體好起來,心境好起來。

[閱讀全文]

信心的行動/陳志忠長老

經文:歌羅西書3:23-24

感謝上帝恩典因祂的愛使我們一起分享主藉著祂的話語所成就美好的工,也謝謝牧師及弟兄姊妹的愛心接納,謹代表國際基甸會中華民國總會全體會員向各位請安!

19世紀英國的一位傳道人喬治.穆勒(George Müller),他以建立孤兒院和完全依靠禱告和信心供應孤兒的需求而聞名。在當時,孤兒們的生活常常被忽視,然而穆勒深信這是神託付他的使命。他沒有向人募款,也沒有公開要求任何捐助,而是完全憑著對神的信心行動。有一次,孤兒院的孩子們面臨斷糧,中餐時桌上什麼都沒有。穆勒帶領孩子們跪下來禱告,感謝 神每天都供應他們的需要。當他們禱告剛結束,門口就有人送來牛奶和麵包,足以供應當天所有孩子的中餐需要。穆勒的事蹟成為歷史上的一個信心範例,這見證提醒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憑著信心忠心事奉主,因為神是看顧並賞賜那些倚靠祂的人。這則故事說明信心的行動如何帶來神的供應與祝福,強調我們工作的態度應該以主為中心。

[閱讀全文]

風聞與親見/徐儀芬傳道師

經文:約伯記42:1-16

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是客觀性、理論性、聽說的,那是風聞。自己親身經歷的,主觀性、經驗性、個人性的,就是親見。在信仰中,過去風聞有你,如今親眼看見你,這句有名的話,說來簡單卻是深重。

[閱讀全文]

經歷神同在/林文良牧師

經文:出埃及記19:1-9、20:18-20

起初造物主創造天地最偉大的工程就是按著祂自己的形像與樣式造人類,並把人類安置在伊甸樂園裡,使人類享受神的同在(創二:8)。可是,過不多久,當人類誤用上帝所給的自由,悖逆上帝,因而被趕逐出伊甸樂園,失去了神的同在之後,便造成神人分離(創三:23)。按上帝的心意,人類將在末後日子再次進到新樂園(新天新地)裡,享受神的同在,人與神不再分離,永遠和好(啟二:7)。

[閱讀全文]